新闻中心

从实验室走向世界共筑农业科技未来

Writer: admin Time:2025-06-16 Browse:96

  。这场由科技部和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联合主办的会议,见证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农业科技合作新成果,也

  茶叶园无人采摘技术及名优茶多机械手采摘机器人,可以将双目视觉和超声传感融合,每小时可采摘完整的三千单芽茶叶;

  在育种领域,国际首创的植物工厂育种加速器及其快速育种加代方法,成功将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10余种作物生育期缩短51%~63%,一年加代5~6次;

  自主选育出富硒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可食微藻,在新疆克州建成“小试-中试”生产线,展现了功能农业的发展潜力。

  在“中乌科技创新研讨会”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展示了一系列农业“黑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涵盖设施农业、智能园艺、功能植物培育等多个前沿领域,引发乌兹别克斯坦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科技合作必须立足实际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设施农业人工智能控制团队首席马伟研究员指出,针对中亚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团队向乌兹别克斯坦提出的依托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中亚农业合作平台,推广滴灌系统升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太阳能-物联网混合供能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方案,为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研讨会期间,双方专家围绕绿色技术、清洁能源、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交流。通过搭建中乌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资源互通平台,探索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创新中心,为孵化中乌可持续科技合作项目、构建可持续伙伴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都市所)凭借其科技创新优势,正成为连接中国与共建国家农业技术合作的重要桥梁,不仅输出具体的技术,还为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创新方案。

  2019年,都市所与中东国家卡塔尔农业公司便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农业技术援助,积极输出智能LED植物工厂等设施农业技术,不仅助力卡塔尔当地蔬菜产业发展,还极大地支撑了2022年世界杯球员蔬菜供给。接下来,双方还将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智能植物工厂海外示范中心,在中东地区集中展示中国农业高技术成果的同时,在卡塔尔阿尔法丹农场及中东海湾地区(GCC六国)等地大力发展和推广都市所相关技术、装备、品种等。

  基于众多的合作需求及实践经验,都市所于2022年牵头成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装备科技发展国际联盟”,在培训、教育、学术、科研及文化交流等层面持续挖掘并推进多边合作潜力。

  ↑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山地农业与智能装备科技发展论坛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前不久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山地农业与智能装备科技发展论坛上,各国专家现场展开热烈交流,寻找合作机会,这也侧面反映出联盟成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在人才培养方面,联盟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三年来,8名来自老挝、柬埔寨等国的留学生已通过联盟完成专业培养,他们完成的无人机建模研究、水质监测无人船平台搭建等技术创新成果令人瞩目。联盟在老挝、柬埔寨、越南落地的三个分中心也持续发挥辐射作用。近期,都市所还在柬埔寨筛选10个“SmartFarm”示范点,更是为2025年向缅甸、泰国、土耳其、沙特等更多国家推广智慧农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技术交流到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深刻内涵。随着联盟网络的持续扩展和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方案正在为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样本,共同谱写农业现代化及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