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admin Time:2025-07-22 Browse:154
盛夏时节,在东兴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连片水稻生机勃勃、稻花正香,数千亩玉米收获在即,蔬菜大棚一排排整齐划一,茄子、辣椒、葡萄等果蔬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地头传递到农民的嘴角眉梢。
今年以来,长江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突出产业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农产品品牌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引领带动全区粮油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东兴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七月,在长江现代农业园区,成片水稻一望无际,长势喜人。而在稻田上空,数架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沿着预设航线,灵活穿梭,均匀喷洒出细密的药雾,为茁壮生长的水稻披上了一层高效的“科技防护服”。
“当前正是防治稻瘟病和虫害的关键窗口期,无人机飞防技术正成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GPS定位与雷达避障技术,无人机能实现精准施药,雾滴均匀附着于稻株,既保证防治效果,又避免农药浪费。”东兴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说。
方便快捷的飞防作业让内江市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洪兵深有感触:“我种植3000余亩水稻,采用无人机对水稻统防统治确实具有高效、精准、智能优势,还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目前,园区已完成5000余亩水稻飞防作业,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除科技赋能田间管理,今年,长江现代农业园区以“工厂化育秧+集中连片种植”为核心,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助力水稻优质高产,实现春耕效率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据介绍,机械化育秧可精准控制灌溉量,非常省水,且效率高。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其具有无植伤、立苗快、产量高等特点,能够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培育出来的秧苗也更健壮、整齐。
今年,园区水稻育秧中心共完成2万亩智能化育秧任务,采用精密播种、暗化催芽、温控喷淋等技术,育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秧苗成活率达98%以上。
到了水稻移栽时节,机械化作业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助力。在“五坝一环”(赵家坝、都堂坝等核心灌区),园区投入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具100余台,实现“育秧-移栽-田管”全流程机械化闭环,完成水稻种植4900亩、玉米种植4290亩。
“机械化插秧可以保证每亩水稻的密度达到12000株以上,能够提高成活率,抗倒伏,每亩产量可达1100斤以上,较大面积手工插秧增长10%以上。”东兴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高元和说。
据悉,园区已集成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工厂化育秧中心、冷链分拣中心等五大功能模块,水稻、油菜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95%以上,降低人力成本30%。
挖蒜、抖土、分拣、打捆……今年上半年,在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紫皮大蒜迎来丰收。田间地头,成捆的大蒜一捆挨着一捆,蒜头在阳光下显得整齐而饱满,田间地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蒜香味。
田家紫皮大蒜作为东兴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以蒜汁黏稠、蒜味辛辣、品质优良、便于长期保存等特点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我们通过统一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方式,既保障了大蒜品质,又稳定了农户收益。”田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紫皮大蒜依靠独特色泽和浓郁蒜香,远销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成为餐桌上的“抢手货”,为“甜城味”名片增光添彩。
今年以来,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围绕“稻菜”主导产业,构建“绿色生产—精深加工—智慧服务”全链体系,2025年上半年,核心区3.7万亩省级五星级稻菜现代农业园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园区核心区紫皮大蒜产量达8100吨,蔬菜产量8200吨,总产值突破9800万元。
“优质品种推广是提高‘稻菜’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园区以‘田家紫皮大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推动‘甜香优2115’水稻、‘正红325’玉米等23个优质品种全覆盖,良种推广率100%,产品溢价率提升10%。”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稻蒜轮作区,园区还试点“水旱轮作”“精量直播”等新技术,在火花村、正子村建立示范田2000亩,稻蒜轮作综合产值较单作提升3倍。
7月上旬,田家镇牛厂村的生产便道建设如火如荼,“道路硬化了,运送肥料、农药,下地干农活就更方便了。今年收水稻也可以用小推车运,省时省力,希望赶快建好。”当地村民说。而这样的建设场景在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各处上演。
据施工现场负责人黄伟介绍,今年以来,园区重点对内吴路、田矮路、新柳碧路两侧的旱地、水田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完成农田清杂114亩,修建道路2公里,铺设六棱块近6000平方米,新建水渠550米,浆砌片石约1000立方米,砖砌田埂1450米,基础换填混凝土浇灌500米。随着这些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逐步完成,将为当地粮油种植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支撑。
同时,园区招商引资精准发力,通过政策创新与主体培育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不仅出台《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土地租赁的补贴办法》,按“多转多补、高效高补”原则对连片流转超100亩的主体分档补贴,还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引进内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100亩开展水稻、玉米订单化种植,释放了土地集约效能。
在校地合作方面,园区以生物育种与数字农业为突破口,也取得了丰硕的产学研融合成果: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正红生物公司建设50亩玉米生物育种基地,聚焦抗逆、高附加值品种研发,推动“正红806”等新品种中试,预计增产10%-15%;促成青禾公司与成都大学共建300亩杂粮试验示范区,开展藜麦、荞麦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攻关,年内将筛选3-5个优质品种。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机械化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园区这片广袤沃土上,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下半年,园区将从强化精深加工与品牌增值,构建全域协同发展网络,激发土地集约新动能,促进校地合作纵深突破,抢占生物育种制高点等方面持续发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实干和实绩来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