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r: admin Time:2025-08-10 Browse:104
盛夏时节的延军农场,田野间涌动着科技的蓬勃生机,玉米挺拔如林、大豆枝繁叶茂、水稻绿意盎然,“农”墨重彩的景象为边陲小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丰”景线。
丹阿、延萝公路旁,两条农业科技示范带如绿色绸带铺展延伸,13个高标准示范点星罗棋布,4300亩试验田里,大豆种衣剂对比、玉米二次包衣方案优化、不同植保措施等6大领域50余项试验处理正悄然“较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深植每寸田垄,以科技赋能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走进兴北管理区示范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作物根系调查,“从苗期数据看,不同肥料措施下,大豆根瘤数量与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农业发展部总经理白洪波翻开记录本介绍:“不同植保措施使大豆花簇数量呈现明显变化,样品花簇较常规方案每株多2—3簇,表明保花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观察保荚能力及实割实测结果,对比产量差异。”
不远处的肥料“擂台赛”上,两块初始条件相同的试验田呈现鲜明差异。原来,长势好的地块根据土壤分析添加了镁、硫和硼肥,实现了氮磷钾“主食”与中微量元素“辅食”的营养平衡;而未添加的地块因“营养不足”长势偏弱,印证了“吃得好就长得壮”的朴素道理。这是“对比试验+现场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同一土壤、同一品种、不同管理措施的对比,让种植户在地头直观看到实效,让新技术推广更顺畅。
针对大豆新型镰孢菌根腐病,示范带专设“诊断田”。在常规“精甲霜灵+咯菌腈+钼肥+噻虫嗪”基础上,分别添加三氟吡啶胺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进行效果对比,大豆结荚期根系对比十分明显。“过去凭经验选药,现在重防效、促长效,在对比示范田里不同的种衣剂方案试验效果一目了然。”白洪波拔起豆苗,指着根系上串珠般的根瘤说,“我们推荐展示的,都是种植户看得见的‘最优解’。”
科技扎根的关键在“产学研”协同。农场与东北农大共建的“院企合作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成为田间“科技加油站”。农业专家为示范田“量身定制”全程种植方案,并针对全生育期管理持续跟踪服务,确保稳产高产。“以前种地凭经验、靠人力,现在统种统管、专家指导、智能机械助力!”兴南管理区种植户王绍波拍着裤腿上的土笑言:“咱赶上科技种粮好时候了。”
在最美边境公路331国道西侧,兴南管理区农业科技示范区正释放“科技引擎”动能,96块格子田里病虫防治、耐密品种选育、水肥一体化等21项核心技术在此“孵化”。“我们优中选优,筛选出最适宜的农技农艺措施进行推广,让更多种植户看得到、学得会、用得上,让‘科技园区’真正变‘效益田’。”白洪波望着示范田说。
示范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示范有内容、总结筛选适合本地区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种植方案,促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农场通过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搭建田间课堂,组织种植户实地查看作物长势、观摩优质高产品种,让种植户直观感受对比试验的效果,并现场解答生产难题,有效激发了种植户应用新技术的热情,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从“一田一策”对比试验到“整带推进”示范引领,延军农场正以科技为笔、以黑土为卷,书写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新篇章。下一步,农场将持续做好作物品种、肥料施用、栽培模式等多元试验监测,总结试验效果并实割测产,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大粮仓”,为农业提档注入更强动力。(来源:北大荒集团延军农场)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